笔趣窝 > 风起1924 > 第四百四十七章 休整(一)

第四百四十七章 休整(一)


  日军占领武汉后,短时间也无法发起大规模的作战,所以双方陷入了一段‘和平时期’。

  李恪在接受墨菲采访的那番话很快就公布出来,‘相持阶段’的提出,让目前的中国增加了不少信心。趁着这段时间,国民政府也对军队进行大幅调整,各个部队都开始互换部队,这也带来了不少的人事调整。

  胡宗南升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成为黄埔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紧随其后,斯鹏文升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的15集团军副总司令不到半个月就转正,成为黄埔学生第三个集团军总司令。

  这次李恪的六战区调整幅度很大,萧毅肃调去担任军令部担任政务次长,在军令部中地位仅次于部长徐永昌。周而成仍担任安徽省主席一职,但卸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一职,由孙立人接任,王鼎元升任副总司令。

  邓锡侯调回四川担任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协助汤子模处理好川康军务{贺国光调任宪兵司令兼任重庆警备司令},王公亮第44军同时调回四川,李家钰接任22集团军司令一职。萧之楚重新担任30集团军司令{黄百韬第10军被调走后,该集团军番号很快被顾祝同撤销编制},马占山调至宁夏担任东北挺进军司令兼黑龙江省主席。

  调整后的第六战区,下辖第3、第4、第22、第27、第28、第29、第30、第33,共8个集团军、24个军,以及其他独立部队。

  其中第3集团军下辖第2、第25、第45、新1军,四个军,驻扎在襄阳、随县等地;

  第4集团军下辖第6、第17、第67,三个军,驻扎在驻马店、确山、汝南、泌阳、正阳等地;

  第22集团军下辖第16、第47、第82、第95,四个军,驻扎在黄安、新县、霍山、岳西、麻城、英山等地;

  第27集团军下辖第19{原李韫珩部}、第20、第24,三个军,驻扎在荆州、江陵、公安、监利、石首、潜江;

  第28集团军下辖第9、第50、第89,三个军,驻扎在荆门、沙洋、钟祥、京山、天门;

  第29集团军下辖56军,驻扎在南漳;

  第30集团军下辖第26、第72、第84,三个军,驻扎在宜昌、当阳、恩施、巴东等地;

  第33集团军下辖第10军、第59、第78,三个军,驻扎在襄阳、老河口、十堰、南阳。

  而周而成还兼任鄂豫皖游击总指挥,负责指挥第4、第22集团军,以及六战区在鄂豫皖三省的游击队。原六战区游击总指挥李默庵在刘戡和陈明仁的保荐下,调任第72军军长。

  除此之外,六战区下面各个师也开始进行了调整,便于消除内部派系问题,以及整编川军。自此原川军除了留守四川的,出川抗日的川军中,除了刘湘嫡系唐式遵部在三战区,孙震部在五战区,其他的川军尽皆归属李恪的六战区管辖。

  六战区的8个集团军番号中,川军系统就占了四个,这自然不利于部队整合,所以打算编制势在必行,也有利于川军彻底中央军化。

  就在李恪这边忙着整顿六战区军务的时候,此时国内外的局势也在发生着变化。先是汪精卫在上海公开发表中日合作的言论,继续朝着卖国的死路前进,对于汪精卫的事情,李恪并不是特别关心,从当初刺杀失败后,他就知道会有今天。

  李恪关心的反而是东北以及欧洲的事情,就在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在诺门坎对苏军发起了一次武装挑衅,直到9月中旬才结束。这个时空的诺门坎战役跟历史上又有了一些变化,当然还是日军失败了,不过苏联却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要不是因为欧洲的战争爆发,或许日本还不会跟苏联停战。

  四个多月期间陆陆续续发生的冲突{主要在七月和八月,这两个月的规模较大},苏联付出了4万多人的伤亡,其中战死者超过1.5万人,更主要的是日军坦克被击毁480多辆,装甲车210多辆,战机260多架。

  而日军伤亡2.7万人,战死者只有9000余人,坦克和装甲车总共损失50多辆。

  虽然苏联打退了日军,但毫无疑问是惨胜。特别是那么多坦克和装甲车的损失,让其远东军区的装甲力量折损了一半以上。而造成这个损失的主要就是来自中国发明的火箭筒,真正被日军战车部队以及反坦克火炮机会的坦克和装甲车不足100辆。

  原来日军战车部队在跟中队作战时吃了火箭筒的大亏,就对火箭筒很感兴趣。之间的交战中,日军也缴获了完整的火箭筒,经过日军兵工厂逆向仿造出来了,随后经过一系列实验,最后决定在诺门坎战场进行第一次实战检验,没想到最后战果这么辉煌。

  其实苏联早就从中国获得了火箭筒技术,但苏联军队认为日军装甲力量薄弱,用不着火箭筒,结果就吃了大亏。等后面从其西部军区调来装备的火箭筒时,战斗也接近尾声了。

  加上此时德国入侵波兰,苏联也不想跟日军再打下去,加上日本也有求和的意思,所以这场冲突就这么结束了。但李恪却通过情报知道,日本陆军内部对于这次的认输很不满,虽然苏联的炮火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震撼,但苏联军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当然这个发生在东北的冲突虽然被中国的一些报纸报道了,但最后双方停战了,还是让老蒋等想看到苏日爆发战争的人有些失望。

  。。。。。。

  “没想到,德国居然入侵了波兰。叔民,难道真如你说的那样,像三十多年欧洲发生的那种大战就要来了?”张静江听到德国入侵波兰的消息,不禁唏嘘不已。

  张静江经历过一战,那个时候他就在巴黎为孙中山筹集革命所需的经费,所以对发生在欧洲的那场大战深有体会。谁也没想到,德国说入侵波兰就入侵波兰,一点征兆都没有{其实有,但国内的人不知道},借口也跟日本人发起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差不多。

  “规模会更大。现在的德国比欧战时期更为强大,而英法等国则是因为绥靖政策战备不足,很有可能抵挡不住帝国的进攻。就像现在的波兰,被苏德两国同时进攻,坚持不了多久,估计一个月就会结束战斗。

  灭掉了波兰,德国肯定会调转枪口入侵比利时、法国。”李恪解释道。

  李恪对波兰这个国家并没有好感,波兰在前世可是被称为欧洲的垫脚布,而且,北京奥运会期间,总统还跑去见。而且这个国家一点看不懂自己所处的环境,乱定位,所以在历史上的波兰就是建国---被瓜分----再复国---再建国-----再亡国。

  一战因为英法存在削弱德国和苏联的意思,支持波兰复国。结果波兰一复国就去进攻苏联,瓜分苏联土地;西边这边看到德国战败又去欺负德国。

  好吧,欧洲大陆上最负侵略性的国家都被波兰得罪了,所以德国强大起来后,第一个就是收拾波兰。至于苏联,也记着建国时期的仇呢,就跟德国一起瓜分波兰。

  至于波兰寄予厚望的队友--英法两国,此时根本不管波兰,他们巴不得苏德因为波兰而爆发战争,反正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

  波兰面对德国,就跟中国面对日本一样,国力差距很大。但跟中国不同,波兰地处中欧平原,特别适合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面对苏德两个机械化强国,波兰能守住才怪。

  “这个规模跟几十年差不多吧,甚至还要小点,苏联并没有参战!”李登泰疑惑道。

  几人所在的地方就是李恪家,自从张静江来到重庆之后,没事就往李登泰这里跑,两个亲家也有着不少的共同语言。

  “要是法国投降了呢?”李恪冷不丁地说道。

  “法国投降?”张静江很惊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法国毕竟是帝国主义的强国,欧战中都打败了德国,现在怎么可能会投降?”

  “法国早就不行了,欧战中法国损失很大,法国现在都没恢复元气。更主要的是,欧战打掉了法国的精气神,现在的法国就知道依靠马奇诺防线阻挡德国。德国会那么傻继续进攻马奇诺防线?

  而且在军事理念上,法国已经落后德国,真要打起来,法国坚持不了几个月就会投降。”

  李恪说的东西,张静江和李登泰二人都不懂,这毕竟是军事上的东西。但对于法国会投降,他们还是抱着怀疑态度。其实这也很正常,现在很多国家的人,包括德国自己的人都不会想到西线作战中,德国居然只用了几个月就把法国打投降了。

  李恪这话要是说出去,肯定会被人当成疯子。

  其实现在的法国实力并不差,甚至在装甲力量上,法国还强于德国。但打仗靠的主要还是人,武器再好,用的人不行,都白搭。就像意大利,装备好,但将士都不行,打个希腊差点被消灭几十万军队,法队就有意大利的意思。

  看自己父亲和岳父都不相信,李恪继续道,“我知道你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你们想想法国要是真的投降后,会是个什么情况?

  德国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英国。而以日本和德国的关系,在法国投降后,日本对于法国在南洋的殖民地会怎么办?基本对于南洋丰富的资源早就眼馋不已,肯定会入侵越南以及荷属东印度。

  那样的战争规模就会变得很大。”

  李恪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没有说出德国会进攻苏联、日本会进攻美国,等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那才是二战的终极形态。

  “叔民,你让我缓缓!”李恪的话内容太多,让张静江有些消化不了,不仅是张静江,李登泰也同样有些消化不了。

  “老三,法国真的会投降?”李登泰不确定道。

  李登泰和张静江不是傻子,要是法国真的投降,肯定是连锁反应,李恪后面说的那些很有可能变成真的。所以现在的关键就是法国是否会投降。

  “我现在也确定不了啊,不过凭我对德队的了解,法队真的坚持不了多久。要不我们打赌吧!”李恪莞尔笑道。

  “打赌?”李登泰哑然,指着李恪,“你这小子,居然跟你老子打赌。说吧,赌什么?赌注是什么?”

  李恪嘿嘿道,“就赌法国会不会投降,既然你们不相信,肯定认为法国不会投降,那我就赌法国投降。”

  “你小子,存心占我们占我们便宜吧!万一法国是几年后投降呢,法国投降的事,总的有个时间限制吧!”张静江毕竟是老狐狸,很快就察觉到了漏洞。

  “那这样吧,一年时间未定。我赌法国一年内投降,这个没问题了吧!”李恪想了想,历史上法国应该没有坚持到40年9月吧!

  “你这么自信?”张静江不禁笑道,直接拍板,“行,我跟你赌了!”

  “反正这段时间也没什么事,算我一个!”李登泰笑呵呵道。

  “赌注是什么?”张静江问道。

  “我要是赢了,爹你就听我的建议搬到成都去。至于岳父,我也想你搬到重庆,不过你现在毕竟是海外部部长,肯定得留在重庆。那岳父就把你珍藏的那幅《历代帝王图》给我如何?”李恪微笑道。

  《历代帝王图》是张静江担任浙江省主席期间,一个外国人赠送的。因为这画有点敏感,所以张静江收下后就一直深藏着,知道他有这幅画的人不多,李恪就是其中一个。


  (https://www.bqwo.cc/bqw89822/5324451.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