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不甩皇上 > 第36章 生离死别

第36章 生离死别


  立夏自从做了女官,每个月都要往平乐苑跑三五遭。

  她伺候皇上,得的赏赐全是上好的,常换了米油等物往平乐苑孝敬。

  姜顺多次劝阻,立夏却不当回事。

  近来她不止在尚服部混得风声水起,皇上对她也格外恩宠,算来她比许多世妇受的雨露还多。

  姜顺每每嘱咐她做事低调,广结善缘。一阵子下来,细品她的言行,也渐渐宽了心。

  这丫头非但没持宠而骄,反倒矮下身段,把尚服部上上下下的女官全搞定了。

  姜顺才放下这桩心事,就又有了别的忧心。

  几日前王皇后召见,“不经意”地向她透露崔家二女已然出阁。

  这场婚事在宫外可是大动静,单只崔氏的陪嫁就整整走了两条街,美中不足的是舅舅并未现身。

  姜顺听到这个细节,心中不由“咯噔”一下,崔家这么急着嫁女儿可不是好兆头,难道是怕二姑娘再耽误三年?舅舅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

  从长乐宫出来后,姜顺食不安、睡不稳,心里七上八下的没个着落。

  她知表妹婚后必要入宫,便命小满给立夏送去一张小字条,要她寻机会交到表妹手中。

  纸条虽然送过去了,姜顺却知立夏在尚服部,见崔氏的机会太过渺茫,并不敢抱多大希望。

  不想仅仅五日后,立夏就欢天喜地跑到平乐苑报喜,一进门就高声叫道:

  “小姐,我立功了!我把纸条交到崔家三姑娘手里了!我本来以为没有希望了,没想到二姑娘不是一个人来的……”

  姜顺闻言呆了半晌,一行清泪无声地滚出,哥哥的事总算有了点盼头!

  三年来,她在宫中努力了这么久,却只得到这一个真相,现在舅舅掌握了这一点,等他入京与皇上说道此事时,也算有备无患,知道从哪里下手了。

  姜顺扑到立夏怀中,紧紧地抱住她的腰,一边哭一边叫道:

  “你是我的大恩人!没有你,哥哥就真的回不来了!大恩不言谢,我,我……我好开心!”

  立夏和小满一下都被姜顺的反应唬了一跳,对视一眼后,不免又是欢喜,又是流泪。

  又过了五日,这天姜顺一起床,右眼皮就跳个不停。

  小满忙剪了两个指甲盖大小的狗皮膏药,为她帖在太阳穴,却不顶用。又寻了两片生姜,要姜顺细细嚼碎了服下,却仍是无用。

  小满急道:“老话说左眼跳是财,右眼跳是灾,只怕不是好事儿。要不小姐随我念两篇经文,驱驱邪气吧?”

  姜顺虽一向不信邪,可这会儿却怕此事应在舅舅身上,便跟着小满念了半天佛经。

  不想两篇经文还没诵完,她们就接到了一个噩耗——立夏没了!

  立夏?

  怎么可能?!

  姜顺听了目瞪口呆,见小满也是一幅呆若木鸡的样子,脑子里只觉一片空白,半晌才叫了声:“不可能!”

  五天前立夏还好端端站在这里,开心地又叫又跳,那鲜活的样子,灿烂的笑容,记忆犹新,怎么说没就没了!?

  姜顺只觉得浑身无力,两腿如棉花一般被小满拽着跑向尚服部。

  不想还是来晚了一步,终究没见到立夏最后一面。其实不止她俩,就连尚服部的诸位女官也没见到立夏!

  立夏早在三天前就已失踪,直到今早才有位小太监,带了枚尚服部的腰牌前来询问。

  只说是昨日傍晚,从太液池捞出一具女尸,估计溺亡的人已死了有段时日,捞出来就已腐败得不成人形,臭气难挡。

  因时值夏末,天气仍十分闷热,宫中怕尸首传播疫症,便连夜拉出宫掩埋了。因死者腰牌是尚服部的,这才大早来报信儿。

  尚服部这才明白立夏已死,同屋的女官知道她有位旧主住在北边,平日里时常走动,才好心通知到平乐苑。

  姜顺没想到眼皮跳竟是应在了立夏身上,觉眼前一黑,就晕倒在尚服部,人事不省。

  冯尚服有感立夏与旧主的情谊,大开方便之门,命人请了大夫,又留下两位女官照应,还将立夏的身后之物尽数交由姜顺处置。

  姜顺服下一碗药汤,懵懵懂懂地跟着小满回了平乐苑。她傻呆呆坐了半日,下到太阳下山,暑气去了,脑袋才渐渐清楚过来,越寻思越觉得这事不对劲儿!

  尚服部、平乐苑两处都离事发的太液池极远,而太液池又不是两处的必经之地,立夏没事去那里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立夏生前最不喜欢走泥地,怕会脏了鞋底儿。而太液池畔恰恰苔藓极多,鞋子必然会脏,她为什么去哪里?

  想到这里,姜顺好像抓到救命稻草,将立夏遗下之物细细查点一遍,却什么也没找到。

  姜顺擦干眼泪,强令自己静下心来,冷静推想害立夏性命的人,到底图的是什么?

  立夏以女官的身份接近皇上,虽很受恩宠,行事却极隐秘。除了尚服部的一些人知情,宫中贵人不至恨到她的头上。

  若说是图财害命,那立夏到任不久,就算得些额外的赏赐,终究时日不长。再加上她时常贴补平乐苑,在尚服部也不算是有钱的。

  立夏死得蹊跷,偏偏还是在给崔氏传信后不久就死了,难道她的死与小纸条有关系?

  姜顺摇摇头,她的小纸条措辞十分隐秘,只有知道哥哥这件案子的人才能看懂,可华妃成天只担心二皇子的身体,根本无暇顾忌这种事。

  况且华妃也没有出手的理由,哥哥若真能回京,作为姜氏的长子嫡孙,也只会对华妃有好处。

  姜顺心中千头万绪,越想越乱,好像自己身在一团迷雾中,却不知如何走出来。

  她将心中的疑惑讲给小满,小满却哭道: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立夏生就没有这么大的福气,好容易才混出个模样,偏生就这么没了……呜呜……那太液池青苔最多,非常滑脚,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有人失足溺水,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呜呜……是她命薄,享不了这个福气。”

  姜顺急道:“可这点也很怪啊!立夏一向讨厌走那种泥路,最不喜欢弄脏鞋子,你不记得了吗?我觉得此事十分可疑,也许是有人……”

  小满抹了把眼泪,抬头看向姜顺,哽咽道:

  “小姐的心情我明白,我也不能接受立夏已经不在的这件事……呜呜,可是,事已至此,不信又有什么用?人都埋了!可惜咱们手里还有钱,却来不及为她置口好些的棺材,竟让她这么寒酸地走了,我心里好难受!”

  姜顺闭目长叹,心想宫里人命如草芥一般,立夏怎么可能有棺材,只怕也不过是一苇破席卷走罢了。

  想到这里不由恨意更胜,这件事必须要查清楚,无论事实真相如何,她都要还立夏一个公道!

  听到小满的哭声,姜顺暗下决心,小满留不得!

  当初她带二人进宫,如今已殒了一命,总不能让她们二人全数葬送在这个不见父母家人的地方。

  立夏那么精明的玲珑人儿,却死得不明不白,更何况小满?

  她已经对不起立夏,对不起立夏的家人,总要给小满留一条活路!

  晚间,姜顺为立夏上了三支香,无声地发誓要为她查清此事,还她一个公道。

  拜罢,姜顺向小满道:“那日皇后又提出要我去中宫做女官,我当时没应,可现在认真想想,华妃诬陷哥哥的事,虽然已经递了出去,可舅舅人在南方,不知几时才得回京,哥哥却度日如年。我想去中宫,借皇后的势力挽回哥哥的名誉,或许能有转机。只是你……”

  小满愣了一下,神色瞬间黯淡下去,半晌泣道:

  “我明白了!小姐只管去做大事,不必为我操心。我帮不了小姐的忙,却不至于添乱。我,我出宫就是了!我只是不放心小姐一个人……”

  姜顺也不由垂泪,紧握住她的手,强颜欢笑道:

  “我既投靠了皇后娘娘,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皇后是六宫之主,性子又最是宽和仁厚的,日后谁敢欺负我?”

  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到小满手中,嘱咐道:

  “你出宫后先去崔家,务必先将这封信亲手交到舅母手中。记住,不得经任何人的手。舅母会给你和立夏一份安家钱,立夏那份儿……你就代我交到她家人手中吧,呜呜……都是我没有顾好她!”

  提到立夏的死,二人又是一阵啼哭。

  此后姜顺又碎碎叮嘱小满,要她在郊外置处产业,把父母接出府安养天年,一家人收田租过活,再找个老实可靠的男人嫁了,安生过下半辈子。

  分离在际,二人唠唠叨叨说了半宿才罢。

  次日一早,姜顺就到长乐宫求见王皇后,自荐到中宫做女官,又提出小满出宫等事。

  王皇后等了这么久,终于得偿所愿,自然欢喜。见小满早过了出宫的年纪,当即就发下出宫凭信。

  姜顺此次投靠中宫,旨在查清立夏之死。

  她首先排除了王皇后,她虽心狠手辣,却不至于和一个小小的八品女官为难。

  其实姜顺没有选择,她与华妃撕破了脸,只有在中宫做女官,才能背靠皇后这棵大树,轻易接触到宫中各处的讯息,探查此事最方便,也最隐秘。

  姜顺离开长乐宫第一件事就是送小满出宫,其实还有两天的时间,却不想让她再多待一个时辰,越早走越踏实!

  二人依依惜别,均知此次便是决别,此生再无再见之日,不由悲从中起,抱头痛哭良久。直到宫人烦了,才将小满硬拖了出去。

  姜顺望着小满的背影,心中倒安稳不少,她好歹保住了一个!

  自此,她再无挂累!


  (https://www.bqwowo.cc/bqw34107/2535886.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