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复婚交响曲 > Part 256

Part 256


  北京的夏日里,纪良穿着草绿色的军裤,白色的确良衬衫,戴着一副方型的眼镜,文质彬彬的。

  他来到火车站,见入口处,进进出出的人群络绎不绝。

  不少人为了等待同伴,还坐在自己的行李上。

  时值夏季,天气炎热,很多的乘客中,无论男女,一眼望去都是穿着时下流行的白色的确良衬衫。

  隔着栏杆,纪良见火车站内,一辆辆运货列车上的工作人员,还有一群群工人,正在站内忙忙碌碌,架子车上堆满了各种打包好的大件儿行李。

  目前,火车除载人之外,还是载货运输的主力军。

  火车站外的车辆也是停放得鳞次栉比。

  有面包车,有小汽车,停在高大气派的车站外,让人眼前一亮。

  到处还都是自行车的王国。

  纪良推着一台飞鸽牌自行车,站在出入口等待着陈娇从长春来。

  纪良的这台飞鸽牌自行车,得到了他特别的珍爱。

  自行车,还给了他很多关于陈娇的回忆。

  过去他曾骑的自行车,质量不好,多年来一直不过关,整天不是这坏就是那里坏的。

  弄得他都不愿意再买了,一直在对付一台旧自行车,一走起来,无论是推着,还是骑着,哪都叮当作响的。

  一天中午,陈娇来了电话,用十分惊喜的语气告诉他:

  “我有一个好消息,保证你会开心的!”

  她告诉纪良,给纪良买了一辆自行车,纪良刚想拒绝,她便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说这是天津自行车厂生产的飞鸽牌自行车,今年在长春市自行车总厂投产的。

  这个产品,得到了省领导的重视。

  报纸发表评论员文章《愿“飞鸽”高翔》。

  天津出产的飞鸽牌自行车,是1949年后试制生产的第一批自行车,名气很大,深受欢迎,与上海“永久”、“凤凰”牌自行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牌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能拥有一辆“飞鸽”牌自行车,那是很多年轻人梦想和荣耀的代名词。

  美国老布什总统,在1974年他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在北京常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入境问俗,寻求友谊。

  而目前,这种飞鸽自行车的特点是电镀工艺非常先进、车圈性能非常好,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不瓢”,另外喷漆技术也非常先进。

  特别是1985年1月1日,长春自行车总厂正式使用飞鸽牌自行车商标,成为长春市民民生方面的一件大事。

  因为飞鸽自行车名气非常大,所以就和永久牌自行车一同进入了政治语境,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被指“飞鸽牌”的这些人,是指他们动机不纯、意志薄弱。

  他们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到艰苦地方去,是一种投机行为,为了给自己镀金、积累个人资本,早晚要飞走的,所以叫他们为“飞鸽牌”的。

  与此相反的就是永久牌,这种话语尤其是指知识青年,曾经提倡知识青年要扎根农村一辈子,不当匆匆过客,但是说句实话,哪个知识青年不想离开农村呢?不想通过升学、招工、当兵的途径离开农村呢?

  这样看,绝大多数人还是属于“飞鸽牌”的,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但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知青一代人在艰苦的环境中还是得到了巨大的锻炼,会为后来事业上的成功提供很好的基础,这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想法,纪良就在电话里说:

  “陈娇,我不想要飞鸽牌的自行车。你就不怕我飞走了?”

  陈娇说:

  “不怕!”

  纪良笑了:

  “你倒是想的开。但是,我还是希望你做飞鸽牌的,快点飞来北京。”

  “我是支持长春品牌,必须买的。都给你邮走了。”

  纪良很感动的说:

  “陈娇。兴什么,你就给我买什么。你自己都不见得有。我真的无以为报!”

  陈娇说:

  “我的户口办完,就办工作,可能就快到你身边了。那个时候,你再提报答也不迟。”

  陈娇对纪良,已是放下了很多幻想,只是离不开,又忘不掉,只好顺应本心了。

  说起这户口依然是命根子,方方面面都离不开。

  现在,又多了居民身份证开始启用,这是户口制度的重大改革,今天看确实是个重大变化,而且是观念上的变化。

  过去的户口本是一户一本,集体含义,与吃喝住行息息相关,经济充分占绝对优势,只能在当地使用。

  而居民身份证呢,则强调个人身份,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时空限制大大解除。

  据说以后这身份证要更有用,比如外出也好,办什么事情也好,尤其是进行经济交往,身份证往往是第一位的。

  陈娇还提醒纪良不要丢了刚办的身份证,要是怕放在口袋里忘记了,就跟户口放一起,在家里找个稳妥的地方存放。

  纪良说:

  “户口既是农业经济的产物,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代表着保守安居,代表着严格的属地控制,而身份证则代表着开放流动,代表着公民身份的确认,民生不仅是你得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从法律上,保护你能得到这些东西的权利,所以从这小小的证件上完全可以看出更大的民生进步。以后,有可能,身份证都要随身携带,放在户口里,束之高阁,还有什么意义?”

  陈娇听了纪良的一大套理论,插不进话,只是最后提醒他,别忘记了按时去火车站取自行车。

  如今,陈娇的工作调来了北京,要和纪良朝夕相处了。

  但坐在火车里的她,不但没有太多的兴奋,反而有些担心和害怕。

  邻座的几个人聊的热火朝天,其中的一个妇人有个儿子要结婚,是来北京帮儿子筹备和布置新家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好不热闹。

  “今年结婚流行单缸洗衣机,听说要180元左右呢!”

  “原来结婚是老四大件: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

  这才几年了,改成新四大件了:

  电视、立体声收录机、洗衣机和电冰箱”

  “听说北京的年轻人结婚,开始穿西装了。”

  “那算什么,彩电一定要日立的,收录机就一定要三洋的立体声收录机!”

  “听说这夏普双卡四喇叭的GF777是最高级的收录机。全自动洗衣机那可是奢侈货,大部分北京家庭买的还是单缸非自动洗衣机或双缸半自动洗衣机,一台日本进口的松下全自动洗衣机要700多块,没几个人能买起......”

  陈娇听了,望向窗外,喃喃自语:

  “结婚,真好......”


  (https://www.bqwowo.cc/bqw189745/9988242.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