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复婚交响曲 > Part 310

Part 310


  艳丽的商业头脑,万慧来早就领教了。

  人参种植面积和产量翻倍增长,而导致产量激增而带来的供需矛盾的爆发这一现象,也早在万慧来的长白山之行,就已经知晓了。

  正是因为这场危机,各人参产区开始被迫转型,当地的表现尤为突出。

  所以,从两年前开始,各地正兴起人参种植热潮时,当地就专门成立了由上边牵头的参茸办公室,希望通过专营方式来管理人参种植。

  按照预计的设想,当地各方的人参种植、经营都要获得政府审批后方能开展,不能随意进行。当然这种方法,也是借鉴韩国人参种植经验的做法。

  而艳丽现在在自己面前,故弄玄虚的大讲自己是参农后代的故事,万慧来已明白了**分。

  成立了美容科,由于有经营这一块的效益,艳丽走了后门,托了人说情,进了美容科。

  早在过去的科里同事中,谁也没有想到艳丽和跟着万主任调走。

  在他们的印象中,艳丽总是“抗上”,她跟万主任不和的传闻,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艳丽的老公是个生意人,家里近些年开上了私家车,拿上了“大哥大”,这在许多同事的眼里,是“女神”一样的生活。

  科里的同事,三天两头的收到艳丽的小礼物,无论是吃的喝的,还是穿的戴,家居用品,艳丽出手大方,总给同事们带来惊喜。

  有一次,一个小护士悄声的跟大家说:

  “咱这里要不是医院,得论资历和业务水平的话,我早就想拥戴艳丽姐当咱们的老大了!”

  也有人附和着说:

  “哎,咱科可不像别的科室。无所谓了。我看咱的万主任呐,早就成了聋子的耳目朵!”

  “怎么讲?”

  “成了摆设了呗!”

  大家正哄笑着,被一名刚进来的医生呵斥:

  “就你们这样跟着艳丽讲吃讲穿,就能治好患者的病?遇上工作上的难题,还不是找咱万主任?你们这么说话,亏心不亏心?”

  大家听了,也就嘴里还咀嚼艳丽给的食品,各自悻悻的散开了。

  虽然有人经常懂得轻重,也如刚才这样的主持公道,然而,艳丽的存大,真的经常能够成为,万慧来做为科室领导能力的反作用力。

  所以,万慧来心里怎么想的,大家看不出来。

  因为万主任对艳丽总是不冷也不热,偶尔听到了艳丽不逊的言词,就如同没有听到一样。

  日子久了,科里的人,都以为万慧来早就和艳丽这个“克星”和平共处了。

  而分出了美容科室,这是万主任一直向院里倡议的。

  科里的很多人都愿意跟着万主任分到美容科室,因为在目前来看,这个科室要求的医生技术并不高超,而且还会开展一些对外经营性的项目。

  这两点说明的很多的事情。

  第一点,由于是新兴的项目,院里没有成熟的技术人才,万主任由于以往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算是院里的美容科最有资历的“前辈”了。

  而其他的技术人员,都要靠经常出去培训和学习来增加工作的能力。

  这学习的地方,都是比当地更发达的多的都市,甚至去国外进修。

  这一点,是科里的人眼热的一面。

  很多人认为,出去学习一番,拿回了证书,学了本事,那可是真收获。

  所以,除了万主任非进这个科室不可,而且还必须是挑大梁的主任。

  那其他的人选,就有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

  因此,那段日子里,大家内心对美容科室的渴望是有目共睹的。

  第二点,既然要开展一些经营性的项目,那必须有收益。

  这经济效益一上来,当然科室的工作人员就会有格外的奖金等收入了。

  所以,这一点,更是吸引大家来美容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万慧来想,艳丽就是奔着这一点来的。

  她不喜欢艳丽,是从内到外的不喜欢。

  成立的美容科室,艳丽要跟自己过来,这是她有些准备的。

  平日里,艳丽依仗自家有钱,经常给大家分发礼物,收买人心。

  万慧来虽然不耻不屑,经常嗤之以鼻。

  但每每见到艳丽,心里还是仿佛堵了块石头。

  后来,由于院里的压力,不得已收了艳丽进了美容科。

  万慧来曾劝自己:

  同事不是靠自己来选择的,但心境比竟是自己可以调整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

  于是,科室里分两部分,慧丽被分到了医疗整形的部分,跟自己的交集尽可能的少一些。

  如今,艳丽主动找到自己,说了半天人参的事情。

  万慧来多年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和提升母亲珍珠留给自己的护肤品配方,这也是科里人尽皆知的事情。

  而这个护肤品的配方中,分年龄段的人群,配制有所不同。偏向中老年的护肤品里,用了人参做为抗衰老的滋养精华。

  万慧来的多次长白山之行,其实,是在研究用长白山参和国外参的区别。

  艳丽则一定是认为自己去寻找能合作的人参种植商户,所以,便找自己来毛遂自荐。

  万慧来认真的听艳丽听完,然后,端起水喝了一口,又抬手指了指桌上的暖瓶,示意艳丽想喝的话,可以自己倒。

  艳丽忙摇了摇头说:

  “万主任,我不渴,我这个人不爱喝水。”

  “艳丽,我记得你父母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什么时候,成了参农的资深后代了?”

  艳丽用手拍了下椅子的扶手,用夸张的语气说:

  “哎呀,要说你万主任体察民情呐!”

  万慧来淡淡的说:

  “言重了。”

  艳丽又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艳丽在长春的父母,是他的堂叔。

  堂叔堂婶,由于多年膝下无儿无女,便过继了艳丽为女儿。

  这个过继也是自家人一句话的事情,没有必要有什么过继手续。

  而对于艳丽而言,堂叔堂婶是城里人不说,还是省城里的人。

  做了他们的女儿,岂不是一步登天?

  况且自己做为参农的父母,在过继自己后的初期,生活上也是极艰苦的。

  艳丽从上学开始,档案里,就省去了过继这一段经历,一直到上班多年。

  直到前些年长白山抚松那一带,不断传来参农发家致富的宣传。

  记得那是一个春日里的早晨,冬天还没有走远,身上有时还需要穿点棉。

  于是,万慧来穿了件普通的棉袄罩衫,正在往身上披白大衣。

  艳丽和一个她的“跟班”同事,正好路过自己的办公室门口。

  “哟,万主任,您这袄罩,至少也有十五年了吧?”


  (https://www.bqwowo.cc/bqw189745/10051898.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