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重生之大明鹰犬 > 第四百八十五章 吃的是皇粮

第四百八十五章 吃的是皇粮


  第四百八十五章吃的是皇粮

  “教武堂”虽说名义上是礼部下属的机构,不过因其特殊性,其所在倒是和礼部衙门不挨边,反而是跟兵部的校场离得比较近。

  给“教武堂”供奉、讲师准备的屋舍,都是原本的官舍,专门做过一番整修安置。

  特别是“斩魔剑仙”妙虚子和薛家老祖薛良住的地方,虽然并不算多大,但里面的家具、摆饰都算得上是名贵,下人也配得很全,至少在规格上,对这两位大宗师,没什么慢待的地方。

  此时,妙虚子正与薛良于一凉亭中坐而对弈,旁边置着果盘、茶盘,但并无任何下人伺候,显然是被两人刻意屏退,否则不说朝廷安排的仆从、下人,就是两人自己的弟子、族人也有不少跟随来京,不存在没人伺候的情况。

  “这老和尚的意思是对付王戈”薛良手里捻着颗棋子,半天没有落下,显然心思并不在棋局之上。

  他对面的妙虚子表情冷漠“老和尚要对付王戈,有什么好奇怪的么”

  自从几年前在王戈的各种手段逼迫之下,妙虚子和薛良不得不舍下门派、家族前往京城,进这所谓“教武堂”坐镇后,进入“教武堂”挂名的江湖高手已是越来越多。

  不仅有少林方丈悟真大师、高僧妙轼,昙元寺方丈智海大师这种本就和道衍、朱棣关系亲近的宗师高手,甚至“四海镖局”秦天白、江南彭青翝这两位老牌大宗师,也接受了朝廷的邀请,往京城“教武堂”坐镇过。

  渐渐的,被邀请往“教武堂”的,除了宗师高手外,还有几乎所有名门大派位列地榜前列的超一流高手和一流高手。短的请驻五六天,长的待一两个月,甚至有的直接入了某些衙门,吃了官家的饭,成了“大人”。

  这样的整体大环境下,武盟、正道中人认为进京城“教武堂”,是一种官家对其武学造诣的认可,甚至算是一种荣誉,而不再像以前一般,单纯地觉得是被朝廷“收买”,是成了朝廷“走狗”。

  于是最开始十分反感、百般不愿的妙虚子和薛良,在京城住久了,也慢慢没了那般抵触之情。而且京城毕竟是整个大明的政治中心,是最繁华的几座城市之一,有他们两位大宗师坐镇,不论是峨嵋派还是薛家的旁支生意,都很快发展了起来,而且还发展得不错。

  原本“教武堂”只是规定宗师每年坐镇三个月即可,而且也只是象征性地“坐镇”,并不会强迫他们做什么。但最近这几年,妙虚子和薛良,基本上可以说是在京城长住了,只是偶尔回峨眉或薛家。

  而且他们也不再是被“强迫”来象征性“坐镇”的身份,而成了真正开始为“教武堂”做事的“供奉”。

  他们会这般做,自然是因为如此做对他们自己,对他们的门派、家族要更有利。

  在没有“投靠朝廷、甘当鹰犬”的名声压力下,他们有什么选择自然不用多说。

  不过即便是偶尔会为朝廷效力,这些江湖宗师,还是有着极高的“警惕性”,生怕就被朝廷给算计了。

  薛良皱眉道“老和尚是不是想要借刀杀人真的对付了王戈,兴国公回来后,凭他和王戈的交情,还有一贯的行事风格,怕是会兴师问罪来啊”

  妙虚子把手里把玩的棋子往棋瓮中一扔,摇头道“哼,薛老,你这胆子是越来越小了啊姓张的小子回来又能怎么样这次可不是只有咱们俩出手,东、西二厂,锦衣卫,甚至连大内高手都出动了,他若真敢报复,和造反有什么两样”

  薛良还是愁眉不展“老夫还是觉得此事怪异”

  “怎么,你不去”

  “若是不去,怕是也不成啊”

  “那便不需如此废话快落子,你这局输定了”

  这段时间,东、西二厂,锦衣卫都有不少在地方上的强力干将被调回京中,俱是武功出众、实力强横之辈,最差的也是准一流高手。

  召他们回来的理由,是要让他们进“教武堂”,接受宗师高手的提点。

  不过在今日,他们却被秘密召集起来,言到涉及到临江侯遇刺案的相关嫌犯,需要他们协助捉拿。

  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确切目的,只是觉得有立功和在上官面前表现的机会,摩拳擦掌,但是有少数隶属东厂的人,却知道,他们此行的目标,很可能是要对付目前名义上依旧提督东厂的武安侯王戈。

  东缉事厂衙门内的一处偏僻院落中,一名矮黑的胖子正在屋内收拾东西,而屋内另一名白净书生模样的中年人则倚靠在门边,往着外面中庭上空渐暗的天色,皱眉道“老叶,此番我们算是当了叛徒吧”

  矮黑胖子老叶收拾东西的动作顿了一下,但没有回头看同伴,用有些沙哑的声音道“我们总归是吃的皇粮,是为大明效力的差人。都督对我们随有提携之恩,但上头有令,我们又能如何汪琼,别想那么多七七八八的了,做好准备,我估摸着今晚可能会有一场大战。”

  老叶和汪琼皆是东厂中人,而且是王戈召进东厂的人或者可以说现在在各地的东厂探子,除了刚被安插、空降的新人外,其他的都是王戈招的。不仅如此,他们修炼的都是王戈大、小先天神功,如今甚至都已经有了准一流高手的实力。而因为先天神功的特殊性,他们现在就是和老牌的一流高手实战,也毫不落下风。以他们原本的资质修为,别说准一流高手了,就是二流高手估计没有大半辈子都没有可能沾到边。

  实打实的说,王戈确实可称得上是他们的伯乐。

  而因为他们的出身,对今天的行动,了解的也比其他人要多得多,知道他们所要捉拿的所谓临江侯遇刺案的嫌犯,根本就是个幌子,真正的目标其实是武安侯王戈。


  (https://www.bqwowo.cc/bqw108387/5711344.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