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重生之大明鹰犬 > 第十一章 耳目灵通地头蛇(下)

第十一章 耳目灵通地头蛇(下)


  第十一章耳目灵通地头蛇(下)

  这钟二牛,本是个老实农民,但因收成不好,借了高利贷,还不上钱,老父老母被逼死,他悲愤之下,将那三个逼债的打手给生生捶死,然后便落跑,入山为寇,做起了劫道收买路财的勾当。

  有一次打劫了辆载了一家人的马车,那家人本已打算花钱消灾,结果他的俩同伙却看上了人家的女眷,想要掳了人强上。钟二牛人如其名,有股子牛脾气,认为人家既然付了买路钱,就不该为难人家。那俩同伙自是气不过,都已经是打劫的土匪了,装什么正派,又顺口骂了他死去的父母。这钟二牛一下子被触到了逆鳞,竟是直接把这俩同伴给捶死。

  放走了那驾车的一家人后,钟二牛也不知道是杀得狂性了还是怎么的,竟是直接回身上山寨,将那十几个匪寇直接全打杀了。杀完了人,这家伙卷了寨子里的银两,就跑青州城去吃喝了——因为他家老父年轻时曾到过青州,给他讲过青州城繁华,让他念念不忘。

  酒饱饭足后,钟二牛就要跑衙门去“投案”,这一投,却是投上了刚巧在路上巡视的王戈。

  知晓了这货的狗血人生,王戈也没带他去衙门,直接带到自己家,亲手打了他十板子、抽了他十鞭子,说这是对他劫道的责罚。至于其他的事,虽违律法,却顺天道。也不得不说,这货真是天生皮实肉厚,普通人这十板十鞭下去,臀背基本开花不说,十天半月下不了床都算轻的,体弱点的能直接嗝屁,他却是屁事没有,只留了点红红的痕迹,筋骨丝毫未伤。

  然后王戈问他愿不愿意跟着自己,管他口饭吃。这钟二牛的脑回路也是不一般,被王戈十鞭十板一顿打,又教育了几句,竟是对他十分服帖,跪伏于地,就要卖身为奴,当王戈的仆从。王戈哭笑不得,只说以后就是兄弟,听他吩咐做事便行。

  而那梁博伟,本是关中大户人家三代单传的少爷,父母早亡,独他一人守着偌大家业。他倒也没什么野心,只考了个秀才的功名后,就每日里自己看各种杂书,养鸟种花,过得恬静闲适。没想到他的妻子却与人有染,给他戴了绿帽子不说,还打算合谋毒杀他,侵吞他的家财。好在这梁博伟发现及时,写了休书休掉妻子,他妻子羞愧之下,上吊自尽。但那县官和他家一远房亲戚勾结,反倒污蔑梁博伟杀妻,格了他的功名,要将他下狱。

  梁家虽有钱,却无官面关系庇护,梁博伟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下狱,失去了自由,家财也为他人所占。而且县官和那远房亲戚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根本没打算让他活到上堂审判,直接打算在牢里就把他做个急病亡故,反正不会有人来追究为他做主。

  但这梁秀才也真真是个人才,居然让他在牢里弄了场大暴乱,跟着一群人逃出了大牢,然后带着几个身背血案的凶犯,直接回到自己家,杀了那已经占了梁家大宅的亲戚,将家财起出,任那些凶犯自取。

  而那之后,梁博伟又很聪明地没有和那些凶犯们一起,而是趁他们不备,自己拿着少许钱银,单走一路。

  果然没多久,那些一同越狱的逃犯,大都被成功抓捕,或是被直接格杀,唯有梁博伟成功逃脱。

  不过梁博伟游历到青州城时,身上的钱花完,不得不找了个帐房的活计暂时待了下来,结果没多久被一起做事的小伙计发现身份有假,于是当成“消息”卖给了王戈,王戈深入一查,没想到竟是逮到了一条通缉“大鱼”。

  这梁博伟的通缉悬赏,已经达到了八十两。

  但王戈在看了这家伙的卷宗后,就发现了很多猫腻,知道这倒霉蛋很可能是被陷害的,于是没有把他逮回衙门,而是私下里把他逮到家中,一通拷问,问清前因后果,所有经过。

  梁博伟本以为必死无疑,心如死灰之际,王戈却并没有押他去衙门,没有去领那八十两的赏银,而是问他愿不愿意跟他做事。

  梁博伟自然没有说不的理由和权力。

  王戈知道,这钟二牛和梁博伟,不论之前是老实农民还是本分书生,到了现在,他们的本质上就是凶人。钟二牛杀高利贷打手是因为仇恨,杀匪寇也并不是道德水平高后正义感觉醒,而单纯是遇到让自己受不了的事,受不了,他就要挥起拳头,打杀一切阻碍,才能痛快。至于梁博伟,虽然没有亲手杀人,但他放出那些凶犯时,也就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当时那些凶犯可不单单杀了霸占他家财、陷害他入狱的亲戚,同时遇害的还有不下两位数的无辜百姓,而梁博伟对这些人,可丝毫没有感到抱歉和后悔,只恨没能顺便干掉县官和那奸夫。

  他们身上的凶性,已经去不掉了。

  但在这个时代,对于王戈来说,这些人正是他所能用,也最好用的。

  王戈收拢的这些外来的、没有归属感的杂人越来越多,用他们来联系和控制青州城本地的泼皮混混、闲散青壮。

  当青州城本地势力终于开始意识到不对的时候,王戈统合的这股力量,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扼制的了,甚至于,根本没有人能知道王戈到底控制了多少人,到底能动用多少的力量,便是连和王戈最熟悉、经常见面的柳红岩都猜不透、看不清,更遑论其他人了。

  王戈先是投钱弄了很多小吃摊、茶摊,又开了许多小酒肆、小饭馆、小茶铺,这些摊子、铺子,基本都很小,遍布大街小巷,也很低端,没什么特别口味、风格,就是低端、便宜,雇佣的要么是失了土地、活不下去的青州本地农户,要么是拖家带口的流民,要么是本地艰难度日的普通百姓,都是能潜下心干活的。

  而那些之前靠卖消息给王戈的混混泼皮们,若是表现得好,经常能报上有价值的消息,便会给他们划地盘,分几个摊子、铺子的股份红利给他们,以后他们就专门在这几个地方转悠,名义上是负责这几个地方的经营秩序,防止人来捣乱,实际上则是在这些地方收集消息。

  梁博伟曾经建议过,这些泼皮混混心都野,脾性不一,大都好吃懒做,很难管理。若只是收集消息的,交给那些看摊子的人不就行了?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一样会用心打探。

  王戈却否决了这个提议,因为他知道,老实人干活会踏实努力,但他们求安逸,求平稳,怕惹事,有些时候、有些关头,即便有利可图,也会害怕胆怯。而泼皮混混们,他们的属性就是乱,天生就爱搞事情,让他们安稳做事不行,但是遇到麻烦事,他们却喜欢往前凑。这平稳和混乱,对王戈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他要的是在靖难之前快速的拥有一个强大的消息网络,拥有一批能为他所用又不为人所知的潜力探子,而并不是打算经营一个多么长久的“生意”。

  这三年来,不仅是各种小摊,各种小铺,便是脚行,各种车夫、轿夫、脚夫,各个大酒楼、青楼、客栈的小二、跑堂,各行各业,各种小人物,都成了王戈的消息源,卖消息成了一种固定的收入源。

  当这种消息网络形成的时候,力量是相当恐怖的。任何一个人,都身处在网中,除了王戈外,便是那几个核心的、直接对他负责的人,也没有一个知道这张网到底有多大、有多强。

  这张“网”不知不觉地有了一个名称——兄弟会。

  当你能开始拿王戈给的摊铺的股份分红,有负责的地盘区域时,你就是兄弟会的成员了。因为王戈总是跟他们说:“大家都是兄弟。”所以他们都习惯性地叫王戈“大哥”,哪怕实际年龄比王戈大了二、三十岁的也一样。

  在这青州城中,王戈几乎从不带随从,但只要他愿意,一声大吼,随时就能聚来一大群青壮。虽说这些人别说高手了,就是真正会武,能有真气内力的,都没有几个,真到了生死关头,也未必都会为他死战。但这已经足以让他在青州的地下势力中,有着搅动全局的力量了。

  当然,为了做到这些事情,王戈要花费大量的钱财来维持和发展,这三年下来花掉的数字,若是说出来,任何知道的人,都绝对会咋舌震惊,无法理解。

  而且这些花费,燕王是不会帮他出的,他在这青州城内,处于潜伏期,一点燕王的实力都不能用到,只能靠自己。所以他在知道那“小七义”老大红发汉子有小金库后,会费尽心思算计他,逼问小金库的下落。这些年来的大笔金银,大部分都是他黑吃黑得来的。以他的角度,这些钱就算攒着,或是置产,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唯有转化为用得到的资源,才能真正体现这些钱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可以在不久后到来的靖难之中,成为他在未来皇帝陛下心中占得一位的筹码。

  山东、青州府,可是处在北平与京师之间!


  (https://www.bqwowo.cc/bqw108387/5710870.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