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 > 104.远征

104.远征


  如今的南关较以往已有天差地, 先前在南关连嫩鸡肥鹅都买不到一只吃, 须得自己养。现今的南关却汇聚五湖四海的文人客商, 文豪巨贾往来不绝,俨然是新兴的大城。

  沈歌按照前世展会的法子, 造一座座茅棚整齐排列在园中,每一座展鹏都有自己的特色土豆食物, 往来客人可尽情品尝。

  土豆创新吃法大赛那日,长长的茅棚从这头排到那头, 宛如游龙一般。本地居民, 外地客商,海外洋夷, 各色各样的人赶过来, 为凑热闹,也为找商机。

  托众多话本的福, 现今谁都知晓, 状元爷沈歌,乃是天上神仙下凡, 纵使是石头, 也能点成金子。

  大多百姓不求能大富大贵,最稀罕的便是一家人能平安顺遂,是以有沈歌这块金字招牌在,许多人都过来凑热闹,想沾一沾喜气。

  这活动乃沈歌一力主张举办,前期每一项活动都由他带学生亲力亲为, 大到选址,定制茅棚,小到细节装饰等等,都由他拍板确定,这次展会着实耗费了他的心血。

  倒不是说沈歌不肯放权,只是此乃南关第一次展会。他们方处于发展初期,日后定有大大小小无数次展会。这一次无论如何都得把名头打响,争取一炮而红,奠定百姓对他们南关的第一印象。

  再者,此展会乃前所未有之物,纵使沈歌想放手让手底下人去弄,他们也弄不出来。

  忙活大半个月,沈歌终于将一应事宜安排妥当,迎来展会的正式日子。

  此时已近深秋,层林尽染,万物萧条,与此同时,百姓也闲了下来,十分有空好好来凑这个热闹。

  土豆片、土豆粉、土豆泥、土豆条、土豆饼、土豆糕……无数由土豆制成的食物源源不断地送过来,香气笼罩在会场上空,经北风一送,飘出老远。

  除却土豆制成的零食外,还有与鸡鸭鱼肉等搭配的土豆大菜,一锅一锅在灶上温着,大把大把的筷子洗干净烫好插在竹筒里,就等着客人点单。

  “如何?”沈歌侧头朝荀飞光笑问,面上略带些得意。

  荀飞光真心实意地赞一句,“不错。”

  此时已人已多起来,各棚子的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与各类交谈声混在一起,显得格外热闹。

  沈歌与荀飞光巡视一轮,未曾发现问题,扫视一圈,抬腿往某个棚子走去,在棚子主人热情的笑脸中,驾轻就熟地从柜子底下翻出一坛小巧的陈酒。

  他抬手将酒抛给荀飞光,“荀哥,我们先回去指挥堂。”

  荀飞光自无意见,他轻松接住酒坛,与沈歌并肩往指挥堂走去。

  今日乃南关难得的大型活动,人员往来甚众,沈歌外松内紧,外头热闹归热闹,实则负责安保警戒的清凌卫比平常还多三分,到处都是做寻常打扮的清凌卫将士在巡视,就怕有人闹事。

  在这般情况下,沈歌亦不能随意离开,只好拖着荀飞光一起在指挥堂坐镇。

  说是坐镇,其实也无甚麻烦事需他们出手,一般若有甚小意外,底下人手脚麻利地便能解决,到不了他们这一层。

  指挥堂建在半山腰,离山下的展会区有一段距离,随着沈歌与荀飞光脚步越来越往上,喧嚣声渐止,只剩一片静谧。

  沈歌与荀飞光并肩慢慢往上走,回头望见山下的繁华时,不禁笑道:“若前几年来看,当真想不到会有今日。”

  荀飞光伸手揽着他的腰带着他往上走,“人生际遇,谁能预料?”

  沈歌莞尔,与他一道往指挥堂走。

  两人闲着无事,沈歌特地带了坛酒上来小酌,这酒也是沈歌特地让百里宜搜罗来的方子,而后带着人一点一点试验。

  沈歌家大业大,酿酒不大在意成本,各原料都是特地寻来的贡品级别的原料,水乃差使快马运来的深山老泉,酿出来蒸好了原浆,一部分细细蕴藏,一部分请手艺师傅调出来,一部分留给自己喝,一部分送出去售卖。

  沈歌手上拿的这坛乃特地按他与荀飞光的口味调出的特供酒,酒味甘冽但不醉人,沈歌有时喜欢与荀飞光忙里偷闲地喝上几杯。

  这酒不仅沈歌极喜欢,在外头也非常受欢迎,哪怕后来酿造的酒原料不那么讲究,到百里宜的商队手上,一坛子酒最低价都得二十两,而一坛原液起码可以调三坛酒,利润不可谓不丰厚。

  荀飞光身手极好,沈歌与他在一起从来不必担心安全问题。故今日沈歌早早把人差开,偌大的半山腰指挥堂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两人平时各忙各的,能这般惬意地坐下喝酒看景的时日并不多。举杯共饮,两人眼里都不经流露出温情。

  沈歌正与荀飞光说些杂事,忽听外头有声音。

  沈歌与荀飞光抬头往那边看去,只见今日负责展会的小管事拱手行礼:“老爷,二爷,山下展会现场有洋夷过来闹事,那洋夷身份貌似不一般。”

  “是男人还是女娘?怎么个不一般法?”沈歌沉着地问,抬眸看向小管事那头,面上已带着几分威严,配着他那仿佛精雕细琢出来的俊美面容,越发让他显得不似凡人。

  小管事熟知他们家两位爷的做派,不敢打马虎眼,忙拱手禀到:“是男人。那洋夷申请倨傲,穿着华丽,一身宝石首饰都是真货,且大燕话说得极为标准,说不得是格格大陆哪国的王侯,故属下不敢擅作主张。”

  “这么说来,他身边跟着的人多么?可能看出有几个,情报那边可有着手查?”

  小管事手段还算老道:“刚已经派人去查过,但消息还未有这么快能送过来,恐怕得稍等。那洋夷带的人倒不算多,明里暗里,属下能看出来的一共有六人,都是高大精壮的洋夷汉子,想要悄无声息地解决他们恐怕不易。”

  “他为何闹事?起因可调查清楚了?”

  “那洋夷买了我们摊子上的土豆饼与土豆饭,说又咸又辣,着实难吃。我们的人说要退他银钱,他还不肯罢休,便与他分说几句,由此吵了起来。”

  这种小摩擦,哪家开店的人都不可避免。沈歌没有追究,道:“派个能言会道的,心平气和地朝他道个歉,送他点东西罢,和气生财。”

  “属下已派人劝解过,他仍不依不饶,说要见您。”

  望着小管事为难的神色,沈歌心如明镜,估计这洋夷就是奔着他来的,东西难吃什么的,不过就是个借口。

  既然人千方百计地想见他一面,沈哥猜测他多半是有什么事。沈歌带着征询意味地抬眼望对面的荀飞光一眼,想去会会这洋夷。

  荀飞光接触到他的目光,将手中的酒杯放回桌上,站起来伸出宽大的手掌,待沈歌将手上去后稳稳地将他拉起来,淡淡道:“走罢。”

  沈歌一笑,对小管事道:“请那位洋朋友去会客厅,既然有远客上门,我们这做主人的总不能将人拒之门外。”

  小管事的应声,麻利的退下找人安排去了。

  沈歌这半年接触的各方势力不少,以什么理由找他的都有。沈歌他们这半年来和朝廷隐隐撕破了脸,顾忌比以前少太多,反倒能放开手脚干点自己想干的事。

  那洋夷找的理由无理取闹,他实际上看起来年纪也并不大,顶多就十六七岁模样,脸还带着几分稚嫩,不过看衣饰富贵异常。

  见到沈歌,他率先打招呼,“沈二爷你好,百闻不如一见,我是萨米·索耶。”

  如小管事所言,这名洋夷的大燕话确实说的极好,许多大燕人的官话都达不到他这水准。

  不过可能因着年纪有些小,尽管他强装镇定,沈歌还是轻而易举地便从他那双灰蓝色的眼睛里看出他的紧张。

  沈歌温和地笑笑:“你好,今天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萨米忙摇头,道:“今天的展会非常好,我们国家也有土豆,却从来没有制作出这么多的食品。听说这些食品很多都是您创造出来的,您真厉害。”

  “我只不过是提了一点建议罢了。”沈歌笑笑,快速略过这个话题,免得他还得绞尽脑汁地找词拍马屁,“不知萨米先生找我有什么事么?”

  萨米闻言有些紧张地看看左右,他的侍从都在门外等着,屋内守着的都是沈歌的人,在这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中,要提正事,他难免有些心慌。

  沈歌耐心地看着他,萨米沉默一会儿,忽然一咬牙,“沈二爷,您有兴趣派出远征军么?”

  沈歌不动声色,“远征军?”

  “是的,远征军,实不相瞒,我是安加略帝国的小皇子,我的父兄陆续死于疾病与意外,现在国家虽然归我继承,但是我的叔叔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以至于我不得不流亡。”

  沈歌猜他是真的没有办法,所以才不得不对着陌生人说出这么大的秘密。

  见沈歌不搭话,萨米有些着急,语速加快道:“相信我,沈二爷,我给的报酬绝对会让您满意。您不是一直在找远征船的技术吗?要是您能帮我这一把,图纸和匠人我都会拱手奉上,除此之外,还有三萨山的宝藏,我也愿给您三条船的金子和珠宝。您要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沈歌并不在意他许诺的财宝,不过练兵千日,剑也该出鞘试试了。

  沈歌并不避讳萨米,他看向荀飞光。

  荀飞光无声点头。

  沈歌一笑,眉目间满是自信,“萨米先生,既然你话已经这么说,那你不妨听一听我的要求吧。”

  萨米毫不犹豫地点头,“可以,只要您能帮我打退我的王叔,条件您尽管提。”

  沈歌想了想,“我听说你们国家有一种传承千年的图书馆。现在这些藏书是否还在?”

  “在,我们国家的图书馆一直保存得很好。”

  沈歌听说过安加略帝国,早年间这个帝国非常强大,格格大陆的一半疆域都归入了这帝国的版图,而安加略大帝并不是暴君,他施行文化宽容政策,不单推崇各国文化,还建立起一座万国图书馆。

  据说安加略大帝在位时期,连路过安加略帝国的外国商船所携带的书都会被搜出来,抄录几分放入万国图书馆之中,可见安加略大帝爱书成痴的盛况。

  这图书馆还在就好办,沈歌看萨米一眼,温和道:“萨米先生,我也不跟你绕弯子,远征船的技术,三条远征船的金子和珠宝,还有万国图书馆的藏书,藏书我不求原版,但是所有书的抄本我都要一份,这条件可以吗?当然,我们清凌卫过去你们那边,全程的军费也要由你们负责。”

  萨米几乎没有犹豫,他舔舔嘴唇,“可以。”

  沈歌笑了笑,“接下来我们要谈的便是细节问题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可能真的入错了行,三次元的工作搞到心力交瘁,整个人都很压抑。

  前两天已正式辞职,今天交接好了工作,以后就是全职写手了,谢谢大家的捧场。

  拖了这么久没更文真是对不起,请还在看文的小天使今明两天发个评论,我发个小红包,实在不好意思再收你们钱啦,鞠躬。


  (https://www.bqwowo.cc/bqw73112/4153830.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