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希望与图腾 > 第四五九章 女儿会(一)

第四五九章 女儿会(一)


  “姑娘出嫁时唱《哭嫁歌》,倾诉父母哺育之恩,兄弟姊妹手足之情,对家乡的依恋。天籁小说Ww『哭嫁时,女方姐妹、哥嫂、母亲、亲友陪哭。新婚夫妇拜堂后,由新郎把新娘背进洞房叫‘背亲’。新婚夫妇三天后要回娘家向祖宗牌位磕头,与爹娘见礼,饭后,新郎新娘三天后返回,这叫‘回门’。

  “土家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格调新颖,是土家族独特的且别具一格的习俗。哭词长短成句,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内容上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有对山川的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比如下面的《哭爹娘》:

  “在娘怀中三年滚,

  头挥白许多根。

  青布裙来白围腰,

  背过几多山和坳。

  布裙从长背到短,

  这山背到那山转。

  又怕女儿吃不饱,

  又怕女儿受风寒。

  为置嫁妆操碎心,

  只因女儿生错命。

  哭声爹来刀割胆,

  哭声妈来箭穿心。

  只道父母团圆坐,

  谁知今日要分身。”

  罗叔叔边讲边哼唱,旁边的高孃孃满脸地不高兴,说道:“男客,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的?”

  “右客,你怎么说我是什么时候学会的,我本来就会。”罗叔叔回答道。

  罗思思在旁说道:“爸爸、妈妈,你们别扯远了,爸爸你快继续,等会儿哥还要去他师傅家学山民歌呢!”

  罗叔叔不再说什么,他说道:“这《哭嫁歌》的内容太丰富,姑娘出嫁时,在过去的大户人家要哭十天半月,就是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据说也要哭过两三天,哭两三天那该有多少的内容要哭出来!好了,你们听下面这《劝女》:

  “莫流泪啊莫寒心,

  女儿伤心痛死亲,

  娘家不是久留地,

  迟早都是要出门,

  天下做女都一样,

  世上不是你一人,

  皇帝养女招附马,

  官家小姐配成婚,

  成家立业做世界,

  皇朝古礼这样兴,

  为娘走了这条路,

  女儿要踩脚后悟,

  有些没顺女儿心,

  宽怀大量要容情。

  公婆面前行孝道,

  高声喊来低声应。

  哥嫂姊妹要和顺,

  左邻右舍多亲近。

  娘的话儿牢记住,

  千放心来万放心。”

  罗叔叔哼唱完《劝女》,又开始哼唱另一《骂媒歌》:

  “女儿别家把嫁出,

  今日出嫁心不服。

  一恨媒人心刮毒,

  张嘴只想吃鱼肉。

  黑毛老鸹天天叫,

  人不叫死心不足。

  二怨爹娘太心粗,

  专听媒人讲好处。

  女儿爱的偏不送,

  不看儿郎看家屋。

  三怨哥哥不做主,

  不顾妹妹亲骨肉。

  有花不栽向阳处,

  单栽砂岩背阴土。”

  罗叔叔哼唱完了《骂媒歌》又接着哼唱了《哭哥嫂》:

  “我的哥呀我的嫂,

  你的妹妹命不好,

  爹娘面前国长大,

  今天就要分别了。

  堂上爹娘我丢开,

  千万重担你们挑。

  妹妹成了远乡客,

  想得到来做不到,

  爹娘若有病和痛,

  全靠哥嫂来照料,

  早问安来夜问好,

  要替妹妹多代劳,

  山上有柴替妹砍,

  水井有水替妹挑,

  寒天洗衣替妹冷,

  白天泡茶替妹烧。”

  高孃孃听了罗叔叔的哼唱,也许是受了感染,也许是觉得田理麦、蒋雯雯两人听得津津有味,罗叔叔哼唱真的对田理麦和蒋雯雯他们有用,也有了一些兴致,高孃孃说道:“我们小时候也听别人哭过,我们一起的小伙伴还专门去学过《哭嫁歌》,那《哭爹娘》的有好多种版本,田理麦,她雯雯姐,如果你们真的有用的话,我可以跟你们念几,但我不会唱,一唱我心里紧,那些词真是现场感太强!”

  罗叔叔见高孃孃来了兴致,笑着对田理麦和蒋雯雯说道:“田理麦,她雯雯姐,难得你高孃孃有如此的雅性,她可是不喜欢别人唱山民歌的,在以往,覃老三那老人唱的时候,她是恨不得拿棉花将思思和她自己的耳朵塞上。”

  “那老——老年人有时候唱的是什么?不堪入耳,谁愿意听那些下流的东西!”高孃孃或许是准备说“那老东西”,见田理麦在此,才改了口的。

  “妈妈,你快念吧?!哥和雯雯姐姐等着呢!”罗思思催促道。

  高孃孃说道:“我念的时候,如果有哽咽,你们可别笑话我!”

  “右客,除了我笑话你以外,三个小辈子谁会笑话你!”罗叔叔说道。

  “那我就献丑了。”接着高孃孃就念了起来:

  《哭爹娘》(一):

  “爹呀,妈呀,

  一尺五寸盘冤家,

  把儿盘起这么大,

  不能服侍爹和妈。

  豌豆角儿弯弯绿,

  别人盘进你盘出。

  堂屋中间栽泡桐,

  盘儿盘得满屋空。

  别人栽花栽石榴,

  盘得一屋满堂红。

  橙子黄了要剥皮,

  儿女大了要分离。

  一个桔子十二瓣,

  我们娘母要拆散。

  桔子好吃难抽筋,

  我们娘女要分身。

  栀子开花叶儿大,

  你的女儿要出嫁。

  大阳出来三丈高,

  我在屋里伸懒腰,

  从今我到婆家去,

  泥齐脚背水齐腰。

  要是公婆不开口,

  你儿有脚不敢走;

  要是公婆不张嘴,

  你儿有翅不敢飞。”

  接着高孃孃又开始念了《哭嫁歌》的第二、第三、第四种哭词。

  《哭嫁欴》(二):

  “我的娘我的爹,

  你下贱的女儿,

  像香炉脚下的钱纸灰,

  狂风一来纷纷飞。

  像山上的鸟儿,

  长大离娘飞。

  一无歇枝,

  二无窝归,

  今朝飞去何时回?

  我流泪,

  不是因为作穷,

  不是因为没有嫁妆,

  我年紀太小,

  离不开爹娘。”

  《哭爹娘》(三):

  “我的妈呀我的娘,

  月亮弯弯照华堂,

  又离老子又离娘。

  我的妈呀我的娘,

  盘你冤家盘得苦,

  盘的女儿只享半截福。

  我的爹呀我的老子,

  你的女儿跪中堂,

  亲戚六眷站两旁。

  我的爹呀老子,

  堂屋中间烧堆火,

  望你老人封赠我。

  我的妈呀我的娘,

  冤家泪水已哭干,

  哪年哪月再团圆?”

  《哭爹娘》(四):

  “男子读书服先生,

  女儿离娘自开声,

  女儿不得孝父母,

  好比浮萍草一柜。

  娘养女儿一尺五,

  移干睡湿费娘心。

  包脚梳头娘辛苦,

  长大侍奉别人亲。

  父母恩情讲不尽,

  难报父母半点恩。

  天上大星配小星,

  世上只有父母亲,

  莫怪女儿不孝敬,

  大树脚下去为人。

  只怪女儿生错命,

  不得报答父母恩。

  我若是个男子命,

  前后左右不离身。

  挑抬治家可以替,

  也可帮助父母亲。

  可惜是个裙钗女,

  只得能讲不能行。

  常言父母盘我小,

  定要养老父母亲。

  常说父望子成龙,

  为娘望女把凤成。

  鸡抱鸭儿不认承,

  哪知今日要离分。

  女儿实在难为情,

  靠我哥嫂弟妹们。

  朝年拜节来慰问,

  空手也要走一程。

  父母恩情说不尽,

  咽喉哽哽哭不明。

  妈呀我的娘呀,

  我的苦老子呀……”

  高孃孃一吃念了好几不一样的《哭爹娘》的《哭嫁歌》,罗叔叔笑着说道:“右客,我真没想到,你还得这么多的哭嫁歌词?!”

  高孃孃说道:“男客,年轻时候记住的东西,真的不容易忘记,再说我在读书的时候也是文艺活跃分子,上台去演过戏呢!”

  听完了高孃孃念的哭嫁歌词,田理麦对蒋雯雯说道:“雯雯,这些哭嫁歌词,散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我们要好好地整理整理,看怎么融入到我们的项目文化展示中去。”

  “麦,我们今天晚上来这里没有白来,获益非浅。”蒋雯雯说道。

  高孃孃听了田理麦和蒋雯雯的对话,说道:“还有母女对哭的,我也给你们念一?”

  “好啊,高孃孃。”田理麦说道。

  高孃孃接着便念道:

  “女:我的爹我的娘,

  我是你的女儿,

  父母养我万辛苦,

  我难报父母半点恩。

  我的爹我的娘,

  咸腌萝卜淡操心。

  我娘操的空头心,

  我娘盘的空头人。

  鸡母错抱鸭儿蛋,

  画眉错抱阴雀生,

  盘到长大各自飞,

  娘在东来儿在西。

  堂屋打伞二重天,

  亲生父母丢一边。

  我的爹我的娘,

  你的冤家从今后,

  我要头顶别人天,

  我要脚踩别人地。

  冤家脚踩是生地,

  冤家眼看是生人。

  人生要被别人欺,

  马善要被别人骑。

  十字街前杀独猪,

  三沟两岔欺独人。

  别人母子坐一排,

  冤家一个当奴才,

  服侍别人不到边,

  冷言冷语骂几天。

  娘:我的女,

  三根芭茅不能容得藏身。

  娘这阴沟的岩板,

  不是你的龙行地。

  人家的娘才是你的娘,

  别人家才是你的家。

  要顺人家老的心,

  你莫给苦娘来加气,

  你莫给苦娘来加愁。

  为人要争一口气,

  为佛要争一炷香。

  女:我争得气来气又短,

  冤家怎么得心甘?

  生就蓝衫洗不白,

  生就的脾气改不得。

  娘:铜盆打水透底清,

  十分性子改九分。

  你离了我这苦命的娘,

  脱了蓝衫换紫袍;

  你离了我这苦命的娘,

  拆了银桥换金桥。

  你苦命的娘未给你置哪一宗,

  你苦命的娘未给你买哪一样。

  你勤耕苦做样样有,

  你好吃懒做样样无。

  女:我的爹我的娘,

  你的这冤家出世来,

  除了托肩无二层,

  除了耳环无二根。

  有穿有戴高处坐,

  无穿无戴立黑处。

  爹娘看我千斤重,

  人家看我四两轻。

  十字街前一把秤,

  一样毫绳几样认。

  他只认他亲生子,

  媳妇是他外来人。

  人家老的不开口,

  冤家有脚不敢走;

  人家老的不做声,

  冤家有翅不敢飞。”

  高孃孃虽然是用口念的《哭嫁歌》词,但由于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还是被那念出来的歌词深深地感染了,气氛显得有些沉闷,罗思思见了说道:“我们每个人来讲一则笑话如何?”

  蒋雯雯说道:“我刚才先给大家讲一则。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前进着,有一个人在后面紧紧追赶着这辆车子。

  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田理麦听了蒋雯雯的笑话,说道:“我来讲一个。这是则甲乙对话。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罗思思笑着说道:“我来讲一个,都是一个风格的。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电灯是谁明的?’

  ‘爱迪生。’

  ‘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明电灯?’”

  罗叔叔笑了笑说道:“我来讲一个。妻子正在厨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高孃孃说道:“你们讲的这些笑话,都不怎么好笑,但每个笑话里都有一定的哲理。”

  田理麦看了看罗思思说道:“罗思思,今天晚上,你就象一个策划人一样,我们都在跟着你的思路走,下面我们就不闲聊了,关于女儿会,我们还想请罗叔叔给我们说一说。”

  罗叔叔说道:“我们本来说的是土家女儿会,却一下子被《哭嫁歌》给扯远了!”

  “罗叔叔,这《哭嫁歌》我们也需要,没有扯远。”田理麦说道。

  罗叔叔笑着说道:“每到‘女儿会’当天的早上,土家族姑娘们起得格外的早,她们叽叽喳喳的邀约声打破了山寨的寂静。姑娘们精心梳妆打扮,把最漂亮的衣裳穿在身上,其穿法是里长外短,让一层层镶边衣裳翻成笋壳状,这叫‘节节高’。


  (https://www.bqwowo.cc/bqw448/3320890.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